【原文】勝蓮居士者,婁東羅子允枚也,初號無偏居士。曷以復稱勝蓮也??滴跛氖昵?,允枚病且革,將作偈辭世。忽聞空中語曰,勝蓮居士,尚余壽一紀,偈可無作。自此頓痊。親戚咸異之,以故群目為勝蓮居士也。居士處胎時,父夢有僧來寄居,厥明遂產,早知具夙根。年四五歲,猶憶前世父母容貌里居。一日繞柱走,頭暈仆地,母撻之,哭而寐,醒而遂不復憶。乃知史稱羊叔子,董青建,蘇東坡,已事誠不妄。就傅后,不事游戲,無少年童子習,既而學日益進,咸擬為科第中人。而父席之,以其多病,憐愛之,不令應試。居士善體親心,雖從事詩書,不求聞達,惟手一編以自娛。所著有黃葉草,以心性宗旨,發為李杜文章。由其少時留心導引之術,繼參檗(bo)嚴老人,透徹宗門一著故也。席之中年后,居士即仔肩門戶,不以家務累親,盡勞盡養,沒齒不衰,君子莫不賢之。五十二年秋,居士復病。屈指一紀之數已滿,人方憂之,居士絕不介意。先是州中修凈業者少,居士倡蓮社三四處,自是人多念佛。一日夢人告曰,汝勸人修凈,厥功甚大,壽猶未盡,今且勿來。疾復頓愈,由是人益異之。居士性慈樂善,凡放生,育嬰,賑饑諸善事,無不領袖樂助,實心舉行??滴跫撼?,道瑾相望,當事知其賢且能,聘以襄事〖協助辦理賑災事宜〗。于是大中丞于公,給匾示獎,居士卻之,不得。乙未冬,有同里二人,從居士貸百金,質以與之。其人欲往崇川收花,舟至天妃宮,視銀已失。同舟七人皆返,將擬赴官庭翰〖鞠,通鞫,審訊〗。居士惻然曰,到官必夾訊,此極刑也。盜者猶可,如未盜何。且七人中,尚有嘉興二客,如此嚴寒羈禁,誰為送食。必有因而隕命者。于是遂許貸者以勿償,而寢其事。其他立心制行,類多若此。今歲端陽,居士見余往晤,大喜曰,某欲著西歸直指,勸修凈業,非先生之筆不能,幸為我速成,以光梨棗。余諾之,乃遍采凈土經書,并附以鄙意,編作四卷,至六月十四日告竣。望【望,農歷每月十五日〗后,赍書到婁。而居士已于書成之刻,端然坐脫矣。居士之西歸也,于六月初二日,即遍別親友,訂初六午刻辭世,處分后事甚悉,復囑其子,刊行西歸直指一書。至期,沐浴端坐,說偈而逝。已閱逾時〖閱,經過〗,而眷屬號泣,呼喚不已。忽然開目曰,奈何累我更遲七日耶。十四日黎明,復曰,今日吾必行矣。是日有乾行長老,暨道友數人,各稱佛號,以助其西歸。至辰刻,忽聳身曰,大士來矣。遂合掌向西,念佛而脫。嗟乎。世人萬事皆可偽為,獨死生不可偽為。居士臨行之際,如此安詳,豈一朝一夕之故哉。居士有子一人,曰兆阯(zhi),原配媳沈,繼配媳朱,皆賢孝。孫三人,已翩翩露頭角。附辭世偈,七十一年,拖著皮袋。今日撇下,何等自在。
玉峰年家眷同社弟周夢顏頓首拜撰
【譯白】勝蓮居士,就是婁東羅允枚。起初號無偏居士。為何又稱勝蓮呢?康熙四十年秋天,允枚病得很重,正要作偈辭世,忽聽空中有聲音說:“勝蓮居士,還余壽十二年,偈可不作?!弊源祟D時痊愈。親戚們都深感詫異,所以都稱他為勝蓮居士。居士在母胎時,其父夢見有僧人來借宿,天明即生下居士,因此早知其夙世善根深厚。居士四五歲時,還能記得前世父母容貌和居住村莊。有一天,繞著柱子走,頭暈仆倒地上,母親打他,哭了一會就睡著了,待醒來時即不再記得前世事。由此可知,史書記載的羊叔子、董青蓮、蘇東坡等前后世事,并非妄言。
居士從師讀書后,不愛游戲,沒有一般少年童子之習氣,學業日益長進,大家都認為他是科考登第之人。而父親席之先生,憐愛居士體弱多病,舍不得他去應試。居士也善于體諒父母親之苦心,雖研讀詩書,卻不求功名,只是自編自寫以自娛。所著有《黃葉草》,以詩詞格式,闡發心性宗旨。因其少年時曾留心過道家的導引之術,后來又參訪佛家的檗嚴老人,所以透徹宗'門向上一者。席之先生中年以后,居士即擔當起家庭門戶,不以家務勞累雙親,盡勞盡養,終身不倦。有德望之人沒有不說他賢順的。
康熙五十二年秋天,居士又病了。屈指一算,十二年之數已滿,親人們都很擔憂,而居士絕不介意。先是州中修凈業的人少,居士倡導發起蓮社三四處,從此人多念佛。一天夢見有人告訴他說:“你勸人修凈業,功德很大,壽還未盡,今且不要來?!辈∮诸D然痊愈,因此人們更加詫異。居士本性慈悲好善,凡是放生、育嬰、救濟饑寒等善事,無不領頭樂助,實心舉行。康熙己丑年,道路旁餓死之人滿眼皆是,政府知居士賢善有德,聘其協助辦理賑災事宜。于是大中丞于公,贈匾獎勵他。居士推卻不受,但沒推辭掉。
乙未年冬天,有同鄉二人,向居士借貸百金,準備去崇川收花,船到天妃宮時,發現銀錢丟失。同船七人皆返回,將赴官府審訊。居士哀憐說:“到官府必用夾棍拷問,那是極刑啊!若是偷盜的受刑也便罷了,沒偷盜的也挨打多冤枉。并且七人當中,還有兩個來自嘉興的外地人,如此嚴寒的冬天被囚禁,誰為他們送飯?肯定會有人因此而喪命的。”于是讓借貸的人不用還他那一百金了,從而平息了這件事。居士其他方面的立心行事,也大多如此。
今年端陽節,居士見我去看他,大喜說:“我想編撰一本《西歸直指》,勸修凈業,沒有先生的手筆不行,拜托您盡快為我完成,以付刻板流通。”我答應了。因而摘錄于凈土經書,并附以本人拙見,編作四卷,到六月十四日竣工。十六日,我帶著書稿去婁東。而居士竟已在我書寫成之刻,端然坐脫了。
居士西歸之前,于六月初二日,即一一告別親友,訂于初六日午時往生,處理后事很詳細。又囑咐其子,要刻板流通《西歸直指》一書。到初六日午時,沐浴端坐,說偈而逝。已過了好一會,而眷屬哭泣呼喚不停。居士忽然睜開眼說:“何苦拖累我又遲走七日。”十四日黎明,居士說:“今日我必須走了。”這一天有乾行長老,及道友數人,各稱佛號,助其西歸。至辰時,居士忽然聳身說:“大士來了?!奔春险葡蛭鳎罘鸲摗0Γ∈篱g人萬事皆可作假,唯獨死和生不可作假。居士臨行之時,如此安詳,豈是一朝一夕之功夫。居士有一子,名兆阯,原配媳沈氏,繼配媳朱氏,皆賢善孝順。孫三人,已漸顯露才華。附辭世偈,七十一年,拖著皮袋。今曰拋下,何等自在。
玉峰年家眷同社弟周夢顏頓首拜撰《西歸直指?卷四》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西歸直指:勝蓮羅居士傳
看網友對 勝蓮羅居士傳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