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唐善導,貞觀中,見西河綽禪師九品道場,喜曰,此真入佛之津要。遂殫志精勤,晝夜禮誦。每入室,胡跪念佛,非力竭不休,雖寒冰時,或至流汗。出則為人演說凈土。三十余年,未嘗睡眠。好食送廚,粗惡自奉,所得襯施〖襯(chen)施,指檀信供養僧人的錢物〗,寫彌陀經十萬卷,凈土變相三百壁【變相,表現佛教故事及教義的圖畫〗。從其化者甚眾,有誦彌陀經十萬遍,至五十萬遍者。有念佛日課萬聲,至十萬聲者。得念佛三昧,往生西方者,不可勝紀。其勸世偈曰,漸漸雞皮鶴發,看看行步龍鐘。假饒金玉滿堂,難免衰殘病苦。任汝千般快樂,無常終是到來。惟有徑路修行,但念阿彌陀佛。一日忽謂人曰,此身可厭,吾其西歸。乃登柳樹而化。高宗知之,賜其寺額曰光明。
【譯白】唐朝善導大師,貞觀年間,見到西河道綽禪師的九品道場,高興地說:“此真是入佛之津要啊!”從此竭盡精勤,晝夜禮佛誦經。師每次進入佛堂,必定跪著念佛,不到精疲力盡不休止。即使寒冬結冰之時,常常念佛念到流汗濕透衣服。出門則為人演說凈土法門。三十多年,從不睡覺。好的食物送大寮供眾,粗劣的自己吃。信眾供養他的錢物,他用來寫《阿彌陀經》十萬卷,畫凈土變相圖三百壁。聽從其教化的人非常多,有誦《阿彌陀經》十萬遍到五十萬遍的。有念佛日課萬聲到十萬聲的。得念佛三昧,往生西方的,不可記數。其勸世偈說:“漸漸雞皮鶴發,看看行步龍鐘。縱然金玉滿堂,難免衰殘病苦。任你千般快樂,無常終是到來。唯有徑路修行,但念阿彌陀佛。”一日忽然對人說:“此身可厭,我要西歸了。”即登上柳樹而立化。唐高宗知其高行后,為其所住之寺賜名為光明寺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西歸直指:善導和尚
看網友對 善導和尚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