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后魏曇鸞,少游五臺,感靈異出家。而性嗜長生,受陶隱居仙經十卷。后遇菩提流支,乃問曰,佛有長生不死術乎。支笑曰,長生不死,吾佛道也。乃授以十六觀經,曰,學此,則三界無復生,六道無復往。其為壽也,河沙劫石,莫能比焉。鸞大喜,遂焚仙經,而專修凈業,寒暑疾痛,曾無少懈。魏主號為神鸞。一日見梵僧謂曰,吾龍樹也,以汝同志,故來相見。鸞自知時至,集眾誡曰,地獄諸苦,不可不懼。九品凈業,不可不修。令弟子高聲念佛,西向稽首而終。眾聞天樂自西而來,良久乃已。
【譯白】后魏曇鸞法師,少年時游訪五臺山,因感于種種靈異而出家。他天性嗜好長生之術,受持陶隱居仙經十卷。后來遇見菩提流支,乃問道:“佛有長生不死之術嗎?”菩提流支笑著回答:“真正的長生不死,正在于佛道啊!”即教授他《十六觀經》,說:“按此修習,則三界不會生,六道不用往了。其壽命之長,河沙劫石不能相比。”師聽了大喜過望,當下焚毀仙經,而專修凈業。不論寒暑疾病,從無一念懈怠。魏國君主稱他為神鸞。一日見到一位梵僧對他說:“我是龍樹,因你我志同道合,特來相見。”師自知往生時至,召集大眾,告誡說:“地獄諸苦,不可不懼。九品凈業,不可不修。”即令弟子高聲念佛,師向西方稽首禮拜而終。大眾聽到天樂聲自西而來,許久才息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西歸直指:神鸞
看網友對 神鸞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