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魚免攝(出自《法苑珠林》)
【原文】唐魏郡馬嘉運,貞觀六年春,忽見兩騎迎之,遂仆地。往謁主者,乃東海公也,欲邀為記室。馬辭以固陋,強之,舉文士陳子良以代。馬因得蘇,陳暴亡。一日,馬與其友同行,望空若有所畏。詢之,曰,見東海公使,將往益州追人,言,陳子良極訴君,君幾不能免。賴君在蜀之日,見池魚將被取,出絹數十匹救之,故得免攝耳。后嘉運以國子博士【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】終。[按]時太宗在九成宮,聞之,敕侍郎岑文本就問,故得其詳。
【譯白】唐朝魏州郡馬嘉運,貞觀六年春,忽見兩個騎馬的人來迎接他,當即仆地而亡。其神魂隨往謁見主人,原來是東海公邀請他任記室(官名)。馬嘉運推辭說自己見識淺陋,不堪勝任。東海公強留不肯放回。不得已他推舉文士陳子良代替。馬嘉運因而得以蘇醒,而文士陳子良卻忽然暴亡。有一天,馬嘉運與其友同行,馬望空若有所懼。友問怎么回事。他說:“剛才見東海公使者,將往益州追人。使者告訴他說:‘陳子良在冥司極力控告你,你幾乎在劫難逃。幸虧你在四川講學之日,見池培中魚將被榜取,你捐出數十匹絹救贖它們,所以才得免你一死。’”后來馬任國子博士直至終年。[按]當時唐太宗在九成宮,聽聞此事,敕命中書侍郎岑文本探問事實,故得知其詳情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萬善先資:救魚免攝
看網友對 救魚免攝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