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泣志感(出自《廣仁錄》)
【原文】宋諸暨縣令潘華,修普賢仟法,禁捕魚。后奉詔詣闕〖詣闕,奉旨入朝為官〗,夢江河中數萬魚,皆號泣曰,長者去,吾屬不免烹矣。哭聲沸天。華異之,作夢魚記,囑后來邑宰。[按]圣人之心,豈不欲盡物命而生全之。但羊豕之類,勢所難禁。至獸類中,若牛若犬。水族中,若蝦若鱔,若鱉若螄等類【螄(si),螺螄〗,無不可禁者。宜于數日前,先申號令,其有違者,所賣之物,人人得而奪之,且憑奪者送官究治。通邑之人,亦不許買違禁之物,如有買者,亦憑路人奪去。務在信賞必罰,慎終如始。則雖曰撻而求其捕生,不可得矣。所謂拔本塞源之禁也。
【譯白】宋朝浙江諸暨縣令潘華,平時修《普賢仟法》,禁止捕魚。后來奉旨入京為官,臨行前,夢見江河中數萬魚,齊聲哭泣道:“長者離開此地,我們魚類難免要遭烹殺了。”哭聲喧天。潘華感到很驚異,作了一篇《夢魚記》,囑咐后任邑官禁止捕魚。[按]圣人存心,豈有不愿所有物命皆盡天年之理。但羊豬之類,已是勢所難禁。至于獸類中如牛、犬等類,水族中如蝦、鱔、鱉、螺螄等類,無有不可禁止的。應于剛上任時,先發布號令,若有違犯禁殺令的,所賣之違禁物,官府允許人人見而奪之,且憑所奪之物,將賣者送官究治。所有市民,也不許買違禁之物。若有買的,也聽憑路人奪去。官府務必做到有功必賞,有罪必罰,賞罰嚴明,始終不變。若能如此貫徹實施,即使天天鞭打逼著他去捕殺違禁物,他也不肯了。這才是真正的拔本塞源之禁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萬善先資:魚泣志感
看網友對 魚泣志感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