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[發明]與人言后世,蓋信者半,疑者半。與人言后嗣,則無論智愚,要皆深信而不惑。是人不幸而不知有自己,亦幸而猶知有兒孫也。但兒孫之賢否,或不能遙必耳。然而蘭孫桂子,往往萃于德門。詩云,克昌厥后。書曰,垂裕后昆。往訓昭然,于今為烈。◎發祥在十世五世后者,固稱為遠報。即或鐘英毓秀,現在膝下眼前,其報未始非遠。何也。以其對自己言之也。獲報而不在自己,則遠莫過之矣。
【譯白】[發明]與人論及后世之事,能相信的占一半,抱懷疑態度的也有一半。與人說起子孫后代,則無論智愚,大概都會深信而不疑惑。世人不幸而不知有自己的業因果報,也幸而還知有兒孫。但兒孫能否賢良,實在難以料定。然而品學出眾之子孫,往往萃集于積德人家。《詩經》中說:“德澤能使子孫昌盛。”《書經》中說:“把功業與德行流傳給子孫后代。”往圣前賢的教訓顯而易見,對生活在當今時代之人,更具深遠意義。◎德澤在十世、五世以后得到昌盛發達的,固然稱為遠報。即便賢良優秀之子孫,就在膝下、眼前,也同樣稱為遠報。為什么呢?因為是相對自己而言的,獲報不在自己本身,當然沒有比這更遠的了。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遠報則在兒孫
看網友對 遠報則在兒孫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