枕經失薦(出自《感應篇注疏》)
【原文】潁上高天佑,同二生應試江寧,聞雞鳴山守源禪師有道,同往叩之。曰,二位皆當中,惟高君不能,以誤用愣嚴經作枕耳。高愕然,良久細思之,方知筐中有楞嚴,臥時未曾請出,遂以篋作枕耳。迨榜發,其言皆驗。[按]或疑一切書籍,皆當重視,何得獨將佛典推崇。不知文字雖同,而如來之法,普利眾生,一切天龍八部,無不信受奉行,原非泛然書籍可擬。譬諸天朝敕命,不當與文牒同觀也。褻慢者如此,則印造者可知。
【譯白】安徽潁上縣高天佑,與兩位同學前往江寧應試。聽說雞鳴山守源禪師是一位有道高僧,便同去參拜并叩問前程。守源禪師說:“二位都可考中,只有高君不能,因為他誤用《楞嚴經》作枕。”高天佑很驚訝,仔細想了良久,才記起書篋中確實有一部《楞嚴經》,晚間睡覺時,未曾將經書請出,就用書篋作枕頭了。待發榜時,守源禪師之言果然應驗。[按]有人懷疑凡一切書籍,皆當重視,為何獨對佛教經典特別推崇?殊不知文字雖同,但如來所說之微妙大法,能普遍利益眾生,凡一切天龍八部,沒有不信受奉行的,原本就不是平常書籍可比。譬如天子所頒布之敕命,怎能與一般文牒同等看待?高君因對佛經褻慢,以致失去功名,那么發心印造佛經之人,其功德利益便可想而知了。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枕經失薦
看網友對 枕經失薦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