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諱其德(出自《周子愉筆記》)
【原文】明崇禎時,常熟進士蔣畹仙,偶寓昆山同年周明遠家。是年大荒,夫妻父子不能相顧。時有郭姓者,將賣其妻,而礙手中所抱之子,既而曰,各自逃生矣。遂置其子于道旁。蔣公惻然曰,奈何以口腹故,頃刻離散一家。問需錢幾何。曰,一十五千。蔣立湊囊資,止可十千,復向明遠貸五千以足其數。明遠曰,世間善事,當與人同,君不恥獨為君子耶。亦捐五千贈之。妻得不賣,子亦保全。后其人薄有家業,率子叩謝。蔣公不令至前,且諱言其事。[按]明遠公,即子愉弟之祖也,與蔣先生最稱莫逆。余見子愉弟,書蔣氏三代之懿行甚悉,因摘錄數條,列于篇末百福駢臻三語下,茲不多述。
【譯白】明朝崇禎年間,常熟進士蔣畹仙,偶然寄住昆山同榜登科的周明遠家。這年大饑荒,以致夫婦、父子都不能相互照顧。當時有位姓郭的,將要賣其妻,只因其妻手中抱著孩子賣不出去,姓郭的猶豫了一下說:“各自逃生去吧。”就把孩子丟棄于路邊。蔣公見此情形,很不忍心地說:“怎可因為要填飽肚子,頃刻之間使一家人離散了?”便問其目前濟急大概需多少錢,郭回答說:“一十五千。”蔣公立即傾其所有,才夠十千,又向周明遠借五千,以湊足其數目。明遠說:“世間善事,當大家同做,你不會為了顧全體面而想獨自為君子吧。”也捐了五千贈給姓郭的。因而郭得以不賣妻,孩子也保全了。后來,郭家境遇稍好些,領著兒子上門叩頭拜謝。蔣公不讓他們來,并且一直隱瞞此事。[按]明遠公,即周子愉的祖父,與蔣先生交誼深厚。我見到周子愉記錄蔣家三代之種種善行很詳細,因此摘錄幾條,列在篇末百福駢臻三語之下,此不多述。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自諱其德
看網友對 自諱其德 的精彩評論